区块链技术在合规保障前提下,正在加速对实体经济赋能。
(相关资料图)
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期间的“数据可信流通创新应用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何伟表示,数字经济时代,要将数据转变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以及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中国信通院通过与多家机构合作搭建了这条基础设施,并推出一系列公共服务网络,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和产业需求,把这些服务网络包装成产业可以直接应用的接口和服务。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主任马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星火·链网”是中国信通院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中国信通院牵头建设、面向全球服务的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
目前,“星火·链网”已经设计了数字原生资产服务网络(DNA)、可信存证服务网络(CAP)、智能安全金融服务网络(ISF)、碳数据服务网络(CRC)等多个公共服务网络。
马超表示,企业用户层面并不需要专门培养具备区块链技术背景的人员,只需要与接口进行对接即可,“星火·链网”的建设,也是希望让企业应用成本降低。
赋能工业数字化
在数字化时代,构建数据要素的基础之一就是标识。马超告诉记者,“星火·链网”的推出,本质上就是标识进步的结果,从原本树状分配的标识,到如今可以自主产生的标识。其推出的BID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是符合W3C国际DID标准的,这也是我国创造的一种分布式自主标识。
他续称,这正是对应了数据标识基础搭建成熟后的发展结果。不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按照具体需求来定。比如消费品、终端产品的相关数字流程,更适合传统标识;涉及金融、流程类内容则更适合自主标识,不同类型可以结合使用。
据悉,“星火·链网”是通过分布式数字身份与标识、提供数字资产登记、跨域数据流通、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基础服务,打造合规可监管、高性能、安全的数据可信流通环境。
举例来说,将设备相关数据“上链”之后,原本需要人工逐一调整参数,但目前这些参数变成可流通、对企业能带来切实价值的内容,那么小型企业可以向有经验的企业购买相应参数存证,加速设备调教进程,进而更快投入实际量产进程。
在智能制造应用方面,工厂内人员可以大幅减少,改为远程根据需求进行一系列参数控制,如此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自动化运行。
在交易环节,商业企业交易的合规性十分重要,订单是否被调整、调整过程是否被接受等流程,在接入CAP能力之后都可以进行信息留存,这些信息是得到司法体系认可的数据,因此在发生纠纷时,可以发挥证据作用。
工业类企业如果想应用到可信存证服务网络(CAP),本质上也是企业数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轻易获得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要根据其信息化的进度来决定什么时候接入CAP。”马超进一步表示,信息化能力不足的企业,需要一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才能更好使用“星火·链网”。
“这相当于我们搭建好了‘高速公路’,已经具备信息化能力的企业有平台和接口直接对接,不需要培育自己的区块链人员,不用大量系统改造。”他补充道。
应用多点开花
市场需求驱动下,“星火·链网”这条区块链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建设并在应用端多点开花。
何伟介绍,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星火·链网”建设:第一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武汉等地建设超级节点,未来这些超级节点能够成为支撑业务互通的数据交换网络;第二是正在建设和部署骨干节点,如在辽宁营口、山东胶州、江苏昆山、重庆渝中等地区正在建设;第三是与产业界合作推进应用落地。
在“星火·链网”目前已推动的多个公共服务网络中,前述可信存证服务网络(CAP)的发展基础,是我国电子存证业务有较大发展潜力。
据介绍,电子数据存证的发展,是随着互联网工具广泛应用,数字化、电子化生活方式渗透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由此产生大量数据以互联网线上文字、聊天记录、电子文本等形式存在与互动使用,导致很多诉讼中涉及电子数据比重越来越大,开始进入“电子证明”、“电子证据”时代。
而电子数据存证,则是将电子数据证据信息保存在安全稳定环境中,同时采用了特定技术,以便能证明电子数据在特定时间的状态,以及在存储后未被篡改。存证即是将电子数据变为可信电子数据,最高法发布的《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均确认了电子证据的地位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子证据认证的合规性。
中国信通院统计认为,2018年我国电子数据存证市场规模为17.88亿元,近五年来,我国电子数据存证市场每年保持10%以上增长率,并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行业规模将超过35亿元。
此前基于智能安全金融服务网络(ISF)发布的星火产融,则是希望拉通产业端和资金端,让具备授信条件的企业,能够找到可以匹配其需求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对银行来说,也可以跨越城域范畴找到合适提供资金的项目。ISF首批已经接入了9家银行,体量还在增加。
“在金融监管的前提下,我们对接好数据,在银行有前置机,在核心企业也部署前置机,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在不接入双方各自本地网络的前提下,通过前置机,数据在‘星火·链网’上,可以实现数据的可信流通,希望大幅降低供应链金融推进的时间周期(压缩到1-2周)和流程复杂性。”马超表示,希望构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并能够实现标识兼容。最终希望在国内和国外、符合监管前提下,能够实现互联互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